2013年12月2日星期一

“工會的工作是走出來的”

  “我們每一次進出大廈,都得接受保安工會勞保盤問;每一次前往企業,都會被擋在大門外;每一次約見老板,都推脫閃爍其詞。我們一位黨群工作者的包被一家企業扔出了大門,一位工會干部上門一家企業38次……我們把自己稱為‘行者’,10名工會干部,每人每周至少要走訪5家企業,這些單位可能是樓宇企業,也可能是街邊小店。”靜安區石門二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穎婷這樣描述“工會人”的工作狀態。

  在李穎婷看來,走訪到一線和服務職業工會到一線是工會工作者應有的姿態,“工會工作是走出來的”。

  行者不僅要靠腳上功夫,還要傾聽職工心聲,提升職工幸福指數。上海全市工會共組建3400多個工會工作組,以一線職工、農民工、勞務派遣工等為重點對像,中小非公企業、轉改制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等為重點領域,建立基層直聯點,傾聽職工呼聲。短短半年,各級工會就聽取征集基層意見建議及反映的問題8800多條,解決了一批職工急難愁問題。

  這是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陳豪在上海市工會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對工會提出的要求:切實改進作風,更加廣泛、更加扎實地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為職工群眾服務,著眼建立長效機制,著力解決實際問題,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工會健保信賴的“娘家人”。

勇者:走進去

  十年前,上海從業人員有近800萬,但工會會員只有380萬。2013年,上海建立工會組織的單位30。9萬家,工會會員873。65萬名。

  然而,組織、會員快速擴展後,勢必沉澱下一些難啃的“硬骨頭”,給工會組建帶來挑戰。如何轉變非公有制企業經營者理念,實現成功建會?如何將中國工會工作的理念介紹公所健保給外資企業?這些是擺在上海各級工會面前的挑戰。

  在一些非公企業經營者看來,工會組織幾乎是和國有企業、黨政事業單位等“公家的單位”聯系在一起的:我又不是公有制企業,為啥要建工會?為了解答非公企業經營者對工會組織的種種疑惑,實現成功建會,上海各級工會、大量基層工會工作者和工會工作志願者,多年來不間斷“走、訪、攻”,走進樓宇、走進企業、走進老板辦公室,和經營者面對面、心連心交流,回答他們的種種疑問。

  外資企業一直是工會組建的“老大難”。在各級工會組織努力下,外資企業建會已成為外資企業間的新流行。

  上海市總工會提出,無論推進普遍組建工會,還是推進普遍開展集體協商工作,都要一家一家摸清底數,特別是摸清世界500強在滬企業的底數。工會主席要擔起“兩個普遍”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智者:巧創新

  一幢樓宇大廈入駐企業至少有50家以上,分布的數百名職工屬於數十個單位;部分鄉鎮街道非公小企業集聚,職工人數過百的屈指可數;企業經營狀況不穩定,建會後沒多久企業倒閉了……如何在“散、小、私”的企業建立工會、建好工會,上海各級工會用了巧勁。

  “企業散而小,我就化零為整。”針對這樣的企業局面和不同企業職工的不同權益訴求,上海市總工會鼓勵基層工會不斷創新建會模式,以企業和職工高度集聚的街鎮、工業園區等為重點,積極探索推進小區、村、樓宇和開發區等區域性工會聯合會和行業工會聯合會建設。一方面通過“自上而下,條塊結合、交叉覆蓋”,促進紡織、教育、環衛、醫務等產業工會與地方工會相結合,實現對中小非公企業工會的“二次覆蓋”;一方面推進行業工會建在地區上模式,如集卡運輸、賓館旅游、餐飲服務、商貿、物業、紡織、IT等行業在多個區建立了工會聯合會。

  除了在建會上使巧勁,上海市總工會還在工會隊伍的建設上進行創新,積極推動各區縣工會探索職業化、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隊伍建設。

  截至2012年底,上海已有職業化、社會化工會工作者1200多名,他們成為上海工會工作力量的有益補充。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洪浩在工代會上提出,要圍繞職工建工會,哪裡有職工就要把工會建到他們身邊,以職工需求為工會運轉的根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